疫情持續升溫,全球確診人數已經超越68萬,逾3萬人死亡,美國的確診人數也超過12萬了,面對持續延燒的疫情,目前只能以控管手中部位做為應對,目前我認為未來的走勢可能有三種。
第一種是多方信心回穩,接下來不論疫情的發展如何,開始利空不跌,股市開始向上,回歸原本的牛市。以下資料擷取自XQ操盤高手
第二種是開始用利空打底,指數在8500-10000點之間開始橫向整理,不管疫情的利空有多大,指數都不會在持續下探,守在上次3/19的低點附近,經過一段時間的橫盤整理後從回牛市,走勢可能類似2015年到2016年的走法。以下資料擷取自XQ操盤高手
第三種就是最可怕的,類似於金融海嘯的崩盤,各種利多只能造成短暫的回升,=而利空的反應加劇,指數不斷探底,走勢可能類似2008年的走法。以下資料擷取自XQ操盤高手
面對三種可能的結果,我認為第一種的機率最小,第二種的機率大一些,第三種的機率最大,也因此我認為現階段保持較多的現金部位是比較好的。空手者遇到第一種狀況,雖然反彈這段完全沒賺到,但換個角度想,既然股市已重回牛市,那麼還怕沒機會賺到錢嗎?縱使指數彈回11000點之上,我相信這波下殺下來的股票,還是很多有價值的股票仍然會處在低估、錯殺的股價,屆時再買進還不遲。
如果是第二種狀況,空手者可以在確認利空不破底的狀況下,開始布局價值低估的個股,也必須要挑選受疫情影響相對小的產業,未來進入回升時,會較領先的突圍出去。
如果是第三種狀況呢,那恭喜,幾十年來才能遇一次的機會,等到盤勢落底再進場撿便宜吧,落底訊號是什麼,一是滿滿令人悲觀的消息,二是低成交量 ,目前的條件算是滿足第一項,但離第二項還很遠。
至於為何我會覺得第三種狀況的機率最高,因為我認為這次的疫情造成的經濟傷害程度會比金融海嘯時期還高,原因在於2008的金融海嘯起因在於人為的經濟因素,當年由於房市過熱,銀行把房貸包裝成金融商品賣給其他金融機構,後來房市一個反轉,許多美國人繳不出房貸,房屋遭法拍,銀行持有的房貸證券變得一文不值而瀕臨破產,進而從銀行、不動產業開始引發大規模裁員,接著裁員潮蔓延到各行各業,最終造成經濟的重大衰退。而這次的武漢肺炎造成的衝擊,現在看來可能不亞於當時的金融海嘯,從疫情開始人心惶惶因為怕被感染而重創旅遊業、運輸業,接下來因為各國為了控制疫情蔓延實施封鎖,便開始影響到餐飲業、百貨業、服務業等,接下來仍控制不住開始要求人民不要外出,非必要人員在家裡上班,我想接下來會開始影響製造業,基本上影響的範圍已經不輸當年的金融海嘯了。
可怕的是,金融海嘯過後,隨著景氣循環,消失的工作機會會再逐步出現,因此經濟可以慢慢復甦,但以目前的疫情來看,如果不盡速控制住,死亡人數持續飆高的話,未來縱使景氣回升,消失的人口可沒辦法補上出現的工作機會,疫情的嚴重程度我們無法預估,但如果以近代較大的疫情來做參考,從維基百科看到的資料,1918年流感大流行(英語:1918 flu pandemic),俗稱的西班牙流感,是於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間爆發的全球性H1N1新型流感疫情,此次疫情造成全世界5億人感染,1.7千萬至5千萬死亡,傳播範圍達到太平洋群島及北極地區;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為2.5%-5%(當時世界人口17億人),難以想像目前的疫情如果發展成這樣的結果會是如何。
目前疫苗開發出來最快也要一年,也就是一年之間,經濟持續受到影響的機會相當大,如果特效藥出來的話,可以對經濟傷害降低一點,但對部分產業的仍然會有相當程度的傷害,舉例來說,大家現在都不敢再去搭郵輪了,因為現在看到新聞,基本上只要船上有一個人中獎,基本上會感染給一大票的人,而你會因為現在有了特效藥就敢跑去搭郵輪嗎?或許有人敢,但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還是不會拿生命去冒險,因此很多行業必須要等到疫苗問世才有機會脫離營運谷底。
台灣目前的疫情程度控制的算很好(至少電視上看到的是),但大家還是要多加小心,最近的新聞【境外移入遽增!負壓房已用7成 專責病房本週增千床/專家提醒無症狀感染者恐引發社區感染 衝擊醫療系統】,裡面提到台灣的負壓病房使用率已經到七成了,而我們目前確診的人數僅298人,平均每天穩定的增加十幾二十人,難保接下來不會發生醫療資源吃緊的狀況,如果發展至此,接下來的防疫手段也勢必會衝擊經濟活動,因此務必控管好手上的資金部位,短期的反彈是否為重回多頭,務必要多加確認,畢竟2008年的海嘯,第一波修正也修正了2475點(25%),也曾經進行了一次1925點(26%)的反彈,接下來進行了一段5354點(57%)的修正。